常识汇 > 生活
导航

三月三的传统习俗|三月三有什么民族特色文化活动2024

来源:常识汇 2.36W 次

导语:春暖花开时,又逢三月三,伴着春风拂面的气息,我们迎来了一个传统盛大的节日——“三月三”,三月三,上巳节,花正娇,你正好!大家都知道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那么各位小伙伴们是否知道有关他们的一些风俗及其特色呢,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。

“三月三”的由来和传说

农历“三月三”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,其中以壮族为典型。在古代,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、汇聚江边饮宴。在壮族传说中,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,汉族为上巳节。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,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。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轩辕生”的说法。

三月三有什么民族特色文化活动2024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

相传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,刘三姐誓死不从,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。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,幸被搭救,生活在鱼峰山下。乡亲们闻讯,纷纷赶来学歌。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,就一直在这里传歌。莫怀仁得知后,又勾结官府,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。半夜,月明星稀,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,忽然一阵清风,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,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。自此,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,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。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,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,刘三姐“成仙”的日子,唱山歌三天三夜,歌圩就此形成。

三月三的传统习俗

习俗一赶歌圩

据记载,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。宋元以后,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,歌会十分盛行。到了清代,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“歌墟”。

壮族“三月三”的歌圩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,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,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,接待外村歌手。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,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。小的歌圩有一、二千人,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。

习俗二抛绣球

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,制作工艺都很精巧,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: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,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,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。有些绣球做成方形、多角形等。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。球上连着一条绸带,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,象征着纯洁的爱情。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,就把绣球抛给他,作为定情信物。

习俗三碰彩蛋

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。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;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,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。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,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。如今,碰彩蛋有了“碰碰碰,碰出好运气”的意头。

三月三有什么民族特色文化活动2024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 第2张

习俗四包五色糯米饭

每到“三月三”前几天,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米饭。人们采来红兰草、黄饭花、枫叶、紫蕃藤、栀子,用这些植物的汁来浸泡糯米,做成红、黄、黑、紫、白五色糯米饭。相传,这种食物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;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。吃了这种饭,人丁兴旺,身体健壮。

习俗五抢花炮

传统的“花炮”是一个铁制圆环,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。在农历三月三之后,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。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,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。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,不限人数,也不分队数,每炮必抢,三炮结束。

结语:以上是天气君小编整理的“三月三有什么民族特色文化活动2024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#文化活动2024 #三有 #民族特色 #民族 #特色 #三月 #传统习俗 #三月三 #三月三的传统习俗
相关内容
热门图文
最近更新